湘西州水稻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湘西州水稻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湘西州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近期,湘西州遭遇了强降雨袭击,引发了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切实做好水稻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涵盖灾前预防、灾中应对和灾后恢复的全方位措施,助力广大农户积极应对灾害,保障水稻生产稳定。
一、灾前预防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警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与当地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紧密沟通机制,及时获取雨情、水情动态。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短信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快速传递给农户,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二)完善排水设施
提前对稻田周边的排水沟渠进行全面清理和疏通,确保排水畅通。对于地势低洼、易积水的田块,可增设临时排水渠道或加深加宽原有沟渠,提高排水能力。同时,检修排灌设备,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行,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三)加固田埂
对稻田田埂进行检查和加固,修补破损、单薄的部位,提高田埂的抗洪能力,防止洪水漫灌或冲垮田埂,减少稻田受淹风险。
(四)合理施肥
在洪涝灾害来临前,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水稻植株生长过于嫩绿、柔弱,抗逆性降低。可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硅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和抗病能力,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整体素质。
二、灾中应对措施
(一)及时排水
根据天气排水:当稻田出现积水时,要立即组织人力和物力进行排水。若遇阴天,可一次性将田间积水排干,让水稻尽快露出水面,恢复正常生长;若为晴天,不可一次性排完,应先将水位降至稻苗叶尖露出水面,保持3-5厘米水层,防止稻苗因失水过快而干枯,待植株恢复1-2天后,再逐步排干渍水。
采用合适排水方法:利用抽水机、排水泵等设备进行机械排水,同时结合疏通沟渠,加快排水速度。对于受灾面积较小的田块,也可采用人工挖沟排水的方式,确保田间积水及时排出。
(二)清洗叶片
在洪水逐渐消退过程中,要同步进行稻株清洗工作。使用喷雾器或清水直接冲洗稻叶,重点清洗叶片上的泥沙等杂物,尤其是顶部的穗和上部3片功能叶,以恢复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水稻迅速恢复生机。
(三)扶正倒伏水稻
对于因洪水冲刷导致倒伏的水稻,若倒伏程度较轻,可在排水后让其自然恢复直立;对于倒伏严重的水稻,要及时进行人工扶正,并扎把固定,避免二次倒伏。在扶正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系和茎秆。
三、灾后恢复措施
(一)追施肥料
恢复生机后追肥:水稻在洪水退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需根据苗情和灾情及时追肥。在水稻恢复生机(叶尖有露水、基部坚硬)后,进行轻露田2-3天,随后灌浅水,每亩补施尿素4-5公斤、钾肥4-5公斤,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撒施,以减少肥料挥发损失,促进禾苗快速恢复生长。
根外追肥辅助:同时,可配合根外追肥,每亩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其他全营养型高效叶面肥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补充营养,提高水稻抗逆性。
(二)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病害:稻田受淹后,水稻植株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多种病害。在洗净稻叶后,立即选用针对性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例如,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用25%叶枯灵或20%叶青双100克,或20%噻森铜125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稻瘟病可选用40%稻瘟灵或25%咪鲜胺10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可选用20%井岗霉素粉剂50克,兑水60公斤喷雾。
虫害监测防控:加强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的监测,一旦发现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进行防治,可结合病害防治同时进行,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
施药注意事项:尽量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施药,避免高温时段施药造成药害,同时确保药剂均匀喷洒在稻株上,提高防治效果。
(三)田间管理
合理灌溉:在水稻恢复生长后,采用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避免长期深水灌溉,防止根系缺氧,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减少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促进水稻生长。可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补种改种
评估受损情况:对受灾严重的稻田,及时进行田间调查,评估水稻受损程度。若水稻茎基部软糊、出现萎蔫现象,且无法恢复生长,应考虑补种或改种。
选择适宜品种:对于需要补种的田块,可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早稻中熟品种,在7月25日前进行直播,确保水稻能够在适宜的生长季节内成熟。若受灾田块已错过水稻种植季节,可改种其他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的作物,如杂豆、早熟鲜玉米、蔬菜等,以降低灾害损失。
(五)适时收割
密切关注水稻生长情况,根据水稻成熟度适时收割。一般在水稻齐穗后25天左右,当颖壳90%变黄、籽粒变硬时,为最佳收割时期。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在收割过程中,合理调配农机具,提高收割效率,确保颗粒归仓。
通过实施以上水稻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有望帮助广大农户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减少水稻生产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技术指导,请及时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