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8 字体大小:

 州农〔2018〕1号               签发人:田科虎 

 

  湘西自治州农业委员会

  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18年,州农委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按照州委“五项工作要求”和2018年“脱贫攻坚冲刺年”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以党建为引领,增强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等现代农业意识,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全年实现农林牧副渔增加值增长3.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

  一、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管党治党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真抓党建、实抓党建、严抓党建,切实加强对经济和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持续深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生效。

  (二)推进基层党建工程。坚持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并举、相互促进,以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调研联系点和州委组织部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为契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履行党支部担负的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创新基层党建活动方式,寓教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之中,不断提升机关党建标准化工程水平。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时刻让党员干部思想不滑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重要指示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四)造就“三农”工作队伍。积极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按照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要求,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培养造就一批对农业发展有使命感,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有深厚的农村情怀,能够扎根基层,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心系民心,为农民谋福祉,助力农民增收的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

  (五)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机关党建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作用和优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一系列道德讲堂、一次专题演讲、一批志愿服务、一场文艺汇演、一次体育竞赛等“五个一”群众性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学素质,丰富机关文化生活,促进干部群众身心健康。

  二、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一)巩固农村基本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认真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具体实施细则,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民依托承包土地取得合法收益的权利。

  (二)完善三权分置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积极探索确权成果在推进土地流转、抵押融资、涉农补贴、承包地有偿退出、农田整治、解决地块细碎化、休耕轮作等方面的转化应用,推动确权红利不断释放,实现确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保障农民依托承包土地取得收益的权利。

  (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积极探索“资源转股权、资金转股金、农民转股民”的股权化改革新路子,稳妥推进以股份制合作社作为支村两委发展经济抓手的“村社合一”体制,通过合作制、股权化等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60%以上。

  (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和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州发〔2017〕15号)精神,落实落细相关支持国有农垦场改革发展政策,特别是要抓好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发证登记和产权改革工作。加强班子建设,抢抓历史机遇,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跳出农场抓农场,实施二次创业,发展生态休闲康养和特色产业,使国有农场真正成为美丽农场、幸福家园。

  (五)加强宣传调研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认识“三农”工作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研究解决“三农”工作中的新问题。加强“三农”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宣传质量和档次,鼓励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党报媒体宣传我州农村改革、扶贫攻坚、产业发展、东西协作、定点扶贫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以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为主题,全年完成重大(点)课题调研(报告)3次(篇)以上。

  三、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产能,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充分利用我州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高档优质稻生产和特色旱杂粮生产,推广种植高档优质稻12万亩、中档优质稻50万亩。加强资源、品牌整合,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强“湘西松柏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和佤乡米、苗乡米等企业子品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推动特色产业兴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种苗繁育、样板示范、主体培育、技术服务、品牌创建等工作,以实施茶叶、柑桔等优势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柑橘、猕猴桃、茶叶、烤烟、蔬菜、中药材(含百合)、油茶和以湘西黄牛、湘西黑猪为主的养殖等八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845”计划,形成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柑橘品改完成2万亩,标准化基地建设3万亩;茶叶产业新扩2.63万亩。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发展绿肥生产,增施有机肥。发展开放性农业,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出口,支持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引进强势企业来我州建立生产基地。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经营者队伍。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500个、家庭农场500家,建设州级示范合作社10个。

  (三)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实施智慧农业引领工程,采取“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区和基地等措施,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智能设备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农业装备、科技和信息水平。实施农业物联网互通、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互联互通工程,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以益农信息社、12316惠农短信平台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逐步建成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的智慧农业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加快对农业资源管理、农产品流通、农业环境因子、农业发展数据、农资销售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四)促进农村融合发展。做强第一产业,做优第二产业,做活第三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疏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园、社、企、水、路综合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加快发展新兴业态,充分发挥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体验、观光、康养等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进花垣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永顺县芙蓉镇老爹现代农业产业园、湘西州茶叶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续建较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续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6个、新建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9个。

  (五)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体系,积极开展农资统购分销、农产品分购统销、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作物和禽畜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着力实施千名农业技术干部技术服务精准帮扶联村全覆盖行动。加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信息平台,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鼓励企业自建冷库、配送中心,购置运输设备、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及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产后损耗。

  (六)加强特色品牌创建。以贯彻落实州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通知》为契机,推进质量兴农,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培育和整合力度,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注册,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质量安全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完成新申报认证、注册品牌商标等产品20个,品牌产品有效数量突破100个。

  (七)拓展特色产品市场。加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度,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巩固完善传统流通渠道,创新流通方式,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形成紧密型配送渠道,鼓励出口港澳和国外市场,巩固直供港澳成果。积极发展会展经济,组织区域特色农产品展会活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种展览、展销活动,扩大湘西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开展农民手机应用培训,构建农村电商、微商新型营销体系,新增农村电商服务网点200个。

  (八)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以坚持质量兴农为主线,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围绕主要产业,坚持“查漏补缺、突出急需”的原则,制定农业生产标准化规程。推进监管体系规范化建设,鼓励开展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和合格证试点,加快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确保辖区内合作社、大户、农业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检测全覆盖。每个县市完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规范化建设2个,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6%以上。

  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一)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计划,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培育、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并完善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贫困户脱贫门路培训,加强产业扶贫资金的整合和合理使用,积极推广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帮扶等形式,积极探索贫困户抱团发展发展特色当家产业新模式。积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实施百千万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指导、督查、服务,不断总结产业扶贫新经验。

  (二)搞好驻村帮扶工作。认真落实驻村帮扶责任,按照正处级干部帮扶5人、副处级干部帮扶4人、正科级干部帮扶2人、副科级干部帮扶1人和每年进村不少于5次的要求,扎实做好干部帮扶工作。采取培育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有效措施,积极帮助满家村、三角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生姜主导产业,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当家产业,确保按期脱贫。

  (三)促进东西扶贫协作。进一步强化农业产业扶贫协作关系,继续实施“5331”工程协作项目,保持常态化对接互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争取投入1000万元,重点支持湘西州柑橘优质种苗繁育科技示范园区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深化产销对接关系,搭建企业合作平台,扩大湘西州特色农产品在以济南为主的北方市场的占有率,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每年培训贫困村驻村干部和贫困村支村两委干部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00人,促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出硕果。

  (四)服务部里定点扶贫。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中央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农业部定点扶贫搞好服务,配合农业部实施定点扶贫有关项目,积极争取农业部项目资金,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湘西

  (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住湘西绿水青山,实施“规划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建设,完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建设13个,建设、改造农村户厕10万座。

  (二)增强农村自治能力。加强农村党组织、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贯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民主”,完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三个自我”保障制度,增强“支村两委”合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增强农村法制意识,畅通农村司法渠道,促进农村居民树立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观念。加强农村法治宣传,帮助群众掌握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法律概念以及发生纠纷时可以采取的法律手段。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帮助农村居民获得便利地专业法律服务,避免矛盾激化,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巩固农村德治成果。发挥道德引领、规范、约束的内在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乡村文化,完善不断乡村道德标准体系,塑造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村规民约等道德标准,促进乡土信任重建,正民心、树新风,营造乡村德治氛围,维护乡村德治秩序。

  六、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一)机关党建工程。实施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两项工程。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重点,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开展一系列道德讲堂、一次专题演讲、一批志愿服务、一场文艺汇演、一次体育竞赛等“五个一”群众性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二)农村改革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程,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积极探索总结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推广典型经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60%以上。

  (三)产业兴旺工程。创新体制机制,实施产业振兴、样板基地、质量安全、品牌建设、技术联村五项工程。以柑桔、茶叶、猕猴桃等产业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种苗繁育、样板示范、主体培育、技术服务、品牌创建等工作;建设泸溪县武溪镇500亩优质柑桔、古丈县古阳镇300亩优质茶叶、永顺县松柏镇和泸溪浦市镇100亩优质稻米等三个样板示范基地;规范化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16个,加强检验检测和执法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6%以上,完成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建设;突出绿色、生态、有机理念,完成“三品一标”新申报认证、注册品牌商标等产品20个,品牌产品有效数量突破100个;实施州级机关农业技术人员包乡镇,县级和乡镇机关农业技术人员包村技术服务联村全覆盖。

  (四)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产业扶贫和东西协作“5331”两项工程。扎实推进发展生产脱贫工程,抓好驻村产业发展,以特色产业帮扶、产业园区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重点,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实现脱贫16万人;加强与山东省济南市合作,实施东西农业产业扶贫协作“5331”工程,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5个,开展三类技术培训,参与三类展会,建好1个直销窗口。

  (五)美丽湘西工程。实施美丽乡村和“厕所革命”两项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13个;实施农村户厕革命,建设、改造农村户厕10万座。


 

 

  湘西自治州农业委员会

  2018年2月28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